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向广大教师提出了“四个相统一”的要求:“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希望广大教师以“四个相统一”为遵循,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履行教师的神圣职责与使命。
王寒松书记在我校第十一届教代会第二次会议闭幕式上向全校教师发出号召,要求广大教师积极践行“四个相统一”的要求。不仅传授知识,更要做塑造灵魂、导航人生的“大先生”。
为坚持牢牢把握坚决贯彻中央要求,牢牢把握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助力我校优良师德师风建设,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面向学校各二级党组织征集符合上述“四个相统一”要求的一线教师,并开设【坚持四个相统一】专栏,陆续推出先进教师典型事迹,激发广大教师以兴校强国为使命,以“四个相统一”为遵循,将教书育人的职责融入血脉,为学校建设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贡献智慧和力量。
乐动(中国)有一位可敬可亲的老教师,尽心尽力关心着学生和青年教师的成长、关心着学院和学校的发展。最近二十年来,他给乐动(中国)本科生、研究生、研究生助教、青年教师和博士后作入学教育、科学的思维方法、科研方法、子女培养教育、研究生培养教育等方面的专题报告及讲座近百次。他不说大话空话,紧密结合实际,动辄两个小时的讲座座无虚席。经常令老师和学生们感觉醍醐灌顶,都由衷的觉得,有这样一位师长真乃人生之幸。他便是乐动(中国)的老教师——丛书林教授。
“我不是比别人做的好,我只是比别人下的功夫多。”
年近六十的丛老师,整个生活和工作都围绕培养学生,一周七天在办公室工作,每天都和学生打交道。采访时,丛老师正修改学生的论文。学生的每篇论文他都要修改十几遍之多,修改最多的一篇论文达二十一遍。手上的这篇已经改了十六遍,目前还在修改中。丛老师说:“之所以要改这么多遍,是因为要带着学生一起改,让学生了解每一遍改动的原因,授之以渔才是最终目的。”丛老师先后主持完成了六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SCI收录论文150多篇。他说:“希望我的努力能让学生们到了我这个年纪做得比我好!只有学生超过老师才能证明我的教育是成功的。”
丛老师表示:“多年来给本科生、研究生上课,同时兼顾科研,但在所有的工作中,人才培养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所以我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培养学生和青年教师上。” 乐动(中国)2008年开始实行导师制,是学校内最早实行导师制的学院之一,每位导师带4-8名本科生,定期谈话,针对每个学生的困难具体分析,具体解决。根据本科生的意愿提供一些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早做规划。对于学院里的青年教师,平时在走廊偶遇或者办公室交谈时总会关切的询问近况,提出建议。他还经常主动走进学办,与青年辅导员们交流谈心,进行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的指导,同时也非常关注青年辅导员本身的思想状况和个人发展,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出席和状态稍有下降苗头,丛老师就会主动跟辅导员联系,询问学生近期的学习安排,共同商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
丛老师认为不管青年教师、辅导员还是学生,确立奋斗目标是头等大事。明确了奋斗目标,再制定实施方案,把任务按各个时间段进行分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寻找和掌握有效的学习和工作方法,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然后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奔向自己的目标,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丛老师说:“这也是我自己的经验之谈,年轻时由于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和工作方法,走了不少弯路。现在我要把我的经验教训告诉学生和青年教师,让他们少走弯路,尽快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我鼓励学生出国,是为了让他们学到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回国服务。”
学校的“双一流”建设离不开人才。丛老师坦言:“我校从海外引进优秀人才的比例在985高校中偏低,有的引进人才来校工作一段时间后,因“水土不服”或其它原因,很快就离开了。”为了能够解决这一困境,丛老师认为应该在培养学生上下功夫,鼓励学生出国深造,学成后再引进回来。这些学生对母校满怀深情,即便母校提供的条件不如其他高校,也会选择留下来,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乐动(中国)韩永昌副教授正是这样的例子,他是丛老师指导的博士毕业研究生,在美国埃默里大学Bowman教授课题组做三年半博士后研究工作,谢绝了其它单位提供的职位和优厚待遇,选择回母校工作。最近十年,丛老师指导统招毕业研究生27人(含以副导师身份指导研究生3人),其中博士毕业生20人,硕士毕业生7人。有13位博士毕业生到国外高校做博士后研究(已回国工作7人),有4位硕士毕业生到国外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已回国工作2人)。研究生出国深造的比例超过60%。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让他们受用一生。”
丛老师非常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研究生工作室就在丛老师办公室对面,每天他都会督促研究生到户外去开展体育活动。他认为,让学生天天坚持体育锻炼、确保身心健康是培养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鼓励学生开展体育活动,丛老师自己出钱给学生买球拍、球网、跳绳、拉力器、拳击手套等运动器材,规定学生每天的运动时间不少于一个半小时。对于不锻炼的学生,丛老师提出严肃批评。
丛老师经常向学生介绍科学用脑的知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习惯。建议学生合理安排文理科学习时间,比如晚上9点之后不要做理科习题,而是看文科内容,不要在睡觉前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而是要让大脑平静下来,以便到休息时能够很快进入睡眠状态。他坚决反对学生熬夜,认为保证睡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丛老师说:“一个人的性格很难改变,但习惯却可以培养。我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习惯。让他们受益一生。”
“做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就是要行的正、坐的端。”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丛老师认为,老师与学生交流应该是光明磊落的。丛老师从教几十年,十分重视自己的言行。无论男女学生,他从不单独找学生谈话或讨论科研问题,一直坚持与学生集体讨论问题,对个别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毛病,也是当着大家的面提出建议,丛老师认为这样会让每位同学都受到教育。
丛老师为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师生制定了一项规章制度:不收学生的礼品。一次,学生的家长从家乡带来土特产,热情的家长一定要从老师收下,丛老师无奈之下只能收下。但随后他就亲自到大连商场,挑选了精致礼品回送给家长。学生们知道这件事后就再也不给老师送礼品了。
采访的最后,记者问到让年近六十岁的丛老师感到最欣慰的事是什么,丛老师略微沉吟答道:“逢年过节收到学生的一封邮件、一句问候足矣。”也许这样朴实无华的愿望,正是一位师者的本心。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丛老师正是这样的师之典范。立德树人,以教师的名义,桃李天下,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再添薪火。